人民网:中法两国有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合作
7月8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在贵阳召开。法国生态和团结转型部欧洲和国际事务司副司长奥利维?罗比内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和法国之间有很多合作的潜力,两国在生态文明的发展中是重要的合作国家,同时也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的国际的日程,法国认同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法国乐意与中国就此进行合作。
据法国开发署农业、农村发展和生物多样性部副主任纪尧姆?西戎介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两国早在之前就有合作。从2004年开始,法国开发署就帮助保护在中国的一些联合国的重要自然资源,到目前累计投入达到1309百万欧元,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转型、领土的管理和城市和农村区域的转型都有投入。
纪尧姆?西戎表示,法国支持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希望能够让法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经验、技术及专业机构的经验更多的同中国分享,将双方尤其在生态领域的经验结合起来,促进技术的发展更好的保护生态。
“中国的研究数据表明,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不是很高,技术林很少,质量的提升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论坛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驻华代表朱春全在分析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进程中说到,此前,中国的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特别好的只占5.8%,不好的超过40%。中国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比如水源地的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的工程的实施,中国的生态系统的状况应该说有了明显的提升,研究的结果有72.3%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有所改善,生态修复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过去的50多年中,全球的森林减少了三分之一,湿地减少了一半,全球还在不断的减少,每天有2万多公顷的森林在消失,而中国目前是唯一一个森林面积和质量两个方面有所提升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森林的面积在增长,质量在提升,生态系统的恢复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中国仍需更多努力来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提高服务功能、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来保障这个生态安全。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签署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期待本次论坛能够加强中法两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领域合作;并积极推动搭建中法生物多样性管理和保护区地方管理平台,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论坛上,参会嘉宾围绕中国和法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案例展开,并阐述了中法两国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前景,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意见,为两国之间的团体、学者之间的友好交流和合作奠定了基础。